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入秋后,天气渐凉,空气湿度明显降低,再辅以凉风习习而起,一个大写的“干”跃然而出:皮肤干痒,咽痛干咳、口干唇裂……这时你就要小心啦,“秋燥”已经潜伏到你身边啦。
那面对“秋燥”的虎视眈眈,我们该怎么做呢?
对于秋燥,一方面注意不要进食辛辣烧烤上火之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酒等;
另一方面要进食甘润之品,以补肺润燥:比如秋梨、柿子、甘蔗、香蕉、荸荠、苹果等,如果加入一些滋阴润燥药品,那就更好啦!
今天,向大家介绍是“药食同源之玉竹”篇。
玉竹又名“葳蕤(wēiruí)”,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上品,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古人称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之功,故能驻颜润肤,祛病延年。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玉竹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躏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无食充饥便采野草为食,久而久之,身体轻盈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结庐深山,生儿育女,到60岁时,一家人才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便问是吃了什么药?当时,这种野草也没有合适的名字。宫女看其茎梗看起来像玉,叶如竹叶,便取名为玉竹。
药
玉竹,又名葳蕤、萎、地管子、尾参、铃铛菜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
中医认为,玉竹味甘,性微寒,归于肺经、胃经。功善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临床多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
古籍记载
《滇南本草》:"味甘微苦,性平微温。"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
《本草拾遗》:"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
《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
——
临床应用
1.抗衰老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保健抗衰。玉竹里的多糖、维他命A与烟酸,能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推迟衰老。
2.滋阴养气
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玉竹味甘,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
3.润燥润肺
玉竹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
4.治疗上火
中医提醒需要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疾病。用玉竹煮汤,具有清心养阴,降心火的作用。
5.美容护肤
玉竹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富含维生素A类物质和粘液质,维生素A有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使之柔软润滑。从而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还有润泽皮肤,消散皮肤慢性炎症和治疗跌伤扭伤的功效。
6.改善睡眠
早在明代,李时珍就发现,玉竹与沙参同煮,不但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更能安神入眠。
7.增强身体免疫力
玉竹中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可调节人体免疫力,不仅延缓衰老,更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食
玉竹洋参鸡
原料:
玉竹、西洋参、乌鸡、葱、姜、蒜、味精、盐
做法:
1.乌鸡剁大块,洗净;玉竹、西洋参以清水快速冲净;
2.鸡块和玉竹、西洋参片一起放进炖锅内,加调料和4碗水,并以保鲜膜覆盖住锅口;
3.隔水蒸约30分钟,待鸡肉熟透即可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润泽心肺
玉竹山药黄瓜汤
原料:
玉竹,山药,黄瓜、盐
做法:
1.把玉竹、山药片、黄瓜块洗净放在锅内;
2.锅中加入适量水,食盐,武火烧沸;
3.再改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
功效:补脾益胃,清热润肺
沙参玉竹老鸭汤
原料:
玉竹、北沙参、鸭子、姜、花椒、食盐、料酒
做法:
1.将北沙参、玉竹洗净后浸泡15-20分钟;鸭子切块后焯水,去浮沫;
2.鸭肉块下锅,爆炒;与沙参、玉竹一起加温水炖;
3.起锅前10分钟加枸杞和盐。
功效:滋阴润燥,润肺止咳
鲜玉竹苹果瘦肉汤
原料:猪肉、筒骨、玉竹、苹果、蜜枣、生姜
做法:
1.筒骨、猪肉焯水,冷水洗净;鲜玉竹用刷子刷掉泥土,洗净,去根削皮,斜切成块状;苹果削皮,去核,切块状;姜片切片,拍扁;
2.将所有材料放进冷水锅里,大火煮开20分钟;
3.转小火煮1小时后,即可下盐,熄火。
功效:补阴润燥、生津止渴
玉竹响螺枸杞汤
原料:
玉竹、山药、枸杞、蜜枣、红枣、响螺肉
做法:
1.将食材(除响螺片)放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枸杞漂洗一下即可,然后滤水捞起待用;响螺片提前一个晚上浸泡,可加入姜片去腥,后切成小块待用;
2.将肉类洗净,飞水(飞水:把材料用清水烧开3-5分钟,烧开后,把水倒掉。用清水再次冲洗干净待用;
3.将食材放入汤煲,加入1.5-2L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调至小火慢煲2-3小时;
4.于熄火前5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养胃、滋补肝肾、滋阴养燥、安神助眠
在生活中养生,在养生中享受生活。
把你家的厨房变成自己的养生大药房,未病先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病安从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要尽量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荣平之气,饮食上更要注意均衡营养,防秋燥,多食用滋阴润肺的食物。在近期的养生专栏里,我们会陆续推出秋季食用的美味药膳,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学会养生!
文/王怡文(中药房)
编辑/肖婧菁
审核/陈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