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伪茯苓与道地云苓的故事
茯神之神乎,唯饵之良。愉心舒肝兮,魂平志康。
……
余迨于理兮,荣卫蹇极。有医导余兮,求是以食。
……
反增余疾兮,昏聩冯塞。征滓而观兮,兹谓蹲鸱。
……
今无以追兮,后慎观之。物固多伪兮,知者盍寡。
考之不良兮,求福得祸。书而为词兮,愿寤来者。
后慎观之,以悟来者——是著名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这首《辨茯神文并序》的肺腑之言与真诚告诫,叙述了作者买茯苓被骗的痛心经历。
一次,柳宗元自感腹部胀闷、心慌难安,求医时医家让他购买茯神煎服即可。茯神——抱有松木的茯苓。作者按医嘱煎服,没想到吃了之后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更感不适。于是作者怀疑遇上了庸医,便怒气冲冲地带着药渣去问责。医家看后,发现他买的是削了皮的野芋头,并非茯神。作者气愤不过,于是创作此诗,以警醒后人。
利湿圣药之茯苓,
具有健脾安神、利水渗湿等功效,
是除国老甘草
方剂应用最多的中药
因此自古不乏有伪品冒充
借鉴柳宗元的教训
可从外观性状与水试法
详细鉴别
外观性状
正品茯苓:嚼之粘牙,白色,少数淡红色或淡棕色。伪品茯苓:嚼之不粘牙,白色或灰白色,手握有粉末脱落。
水试法
取茯苓小块放入温水中浸泡,水不浑浊,取出按压不易碎裂者为正品;水变浑浊或变成乳白色,取出稍加按压即碎裂者为伪品。
茯苓真品已鉴别
如何从质量层次不齐的茯苓
挑选优质茯苓
且看道地云苓
云苓,即云南生产的茯苓,被历代医家公认为品质最佳,是道地药材。《滇南虞衡志》记载:“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日云苓,贵不可言……往往有一枚重二三十斤者,亦不之异,惟以轻重为准”。
清康熙时,每年都要从云南挑选两个10kg以上的茯苓进贡朝廷;年,在美国旧金山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的万国商品博览会上,云苓倍受赞扬。
正基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昆明中药厂精选道地茯苓
于云南双柏县标准化加工基地
改善传统反复发汗方法
采用产地趁鲜蒸制方式
经过采挖—水蒸—去皮等7道工序加工
提高茯苓块的成品率
有效保障茯苓的药效成分
将道地云苓
与北沙参、白术、甘草等相伍
精益制造
具有补脾健胃,利湿止泻功效的
参苓健脾胃颗粒
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弱
饮食不消,或泻或吐等症
精选道地云苓
标准化
趁鲜蒸制加工
从生产源头至产地加工
全方位
保障药材质量
勤心勤力志康宁
参考文献
[1]吴兵,李敏,黄博,等.市售大黄、半夏、红花、茯苓掺伪的快速鉴别方法[J].中国现代中药,,14(04):18-21.
[2]张一兵.五华史话丛书五华医药史话[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3]金世元.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十二家老药铺
毋减毋糙修精品
勤心勤力志康宁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zybss/1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