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菜,渐危种,又名北沙参,其根入药。多年生草本,高5-25厘米。主根细长,圆柱形,分枝,叶基生,白色花瓣,果实呈圆形或卵形。。生于中国沿海地区,尤以海滨沙滩上分布甚广。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根细长,圆柱形或纺锤形,长20-70厘米,径0.5-1.5厘米,白色。茎露于地面部分较短,分枝,地下部分伸长。叶多数基生,厚质,有长柄,叶柄长5-15厘米。
秋播时,将珊瑚菜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个小时,捞出堆积,每天翻动一次,需适当喷水保持水分,至种子润透即可播种。春播时,入冬前种子与河沙按1:3混拌均匀,装入木箱,不要加盖,冬季将其埋于地下,要保持湿润,翌春解冻后取出播种。
培育珊瑚菜要选择比较潮湿、排水良好、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壤土进行,每公顷施厩肥kg、饼肥—kg作基肥,敌百虫7.5kg,翻入土中40—50米深,整细耙平,做平畦或高畦,畦宽3—6米。待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保墒,以利蹲苗。
因珊瑚菜是密植作物,随着幼苗长高,行距小,茎易断,不宜用锄中耕,可用铁耙松土或拔草。苗有3片左右真叶,要间苗,要成三角形留形,株距0.7米左右。小苗5米高时间苗,株距3—5米,过稀根易分杈。
然而过密苗木生长弱,易染病害。春季干旱酌情浇水,保持地面湿润,生长后期地面忌积水。苗高10米时追施1次清淡人畜粪水。7月初以施磷、钾肥为主,促使根的生长。施肥后浇1次水。苗期现蕾及时摘除。
选株形一致的1年生根作种,在10月上旬栽植,施好基肥30—千克/公顷,加过磷酸钙—千克/公顷,行距25—30米,沟深6—7米,株距6米斜放沟内,盖土1—1.5米,踏实。干旱浇水利于成活。
次年长出后,抽薹,只留主茎上的果盘,其余全部摘除。7月后果实呈黄褐色采种,随熟随采。收子—千克/公顷,种子田管理好,然后施肥,能连续收6—10年。种子收好后,放干燥通风处以备播种用。
种植当年,叶子枯黄时刨收。去掉茎叶,洗净泥土。将根按粗细分级,选晴天上午加工,以尾对齐捆成小把,先将尾部放入沸水锅内转3圈,再放入锅内烫煮。直至根中部能捏去皮时,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然后剥去外皮,晒干即可。
每平方米可产干货kg,栽培管理得当可达kg。珊瑚菜易种植加工,是中药成品及制药工业紧缺的材料,是广大林区调整种植结构的致富新路子。但切忌盲目引种。需在销售渠道畅通且有保障的情况下,在中药专家指导下引种。
为了持续利用和不致濒危,建议近海地区的医药单位,有计划采挖使用,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单项自然保护区,开展引种栽培和繁殖试验。国家农科部门也将对“保护圈”的野生珊瑚菜做进一步研究,以做大面积种植和开发。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