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沙参 > 北沙参栽培 > 正文 > 正文

养肺润肺正当其时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 15:43:34
小孩得白癜风怎么办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26/5959486.html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继续,风雨尚未过去,春暖已见花开。人们经此抗“疫”大战之后,更加意识到,拥有一个健康之肺是何等重要。从诸多新冠肺炎病例可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首发症状是干咳、发热等呼吸道病症状,首先侵害的脏腑是肺。中医认为:肺为华盖,居五脏的最高位置,覆盖诸脏,又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肺为呼吸出入之门户,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肺为娇脏,肺脏清虚娇嫩,易受邪侵。肺是清虚之体,肺叶娇嫩,不耐邪侵,不容邪气所干。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累及于肺而为病。“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

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无论从肺的特殊部位、特殊质体,还是肺的重要功能来看,养生保健,首要养肺。

清肺茶

适应人群:咽干、五心烦热、偶有干咳,少痰或无痰。

功效:清肺救燥、育阴生津。

基本药方:桑叶、麦冬、党参、北沙参、乌梅、胖大海等。

注意事项:孕期、哺乳期,腹泻、脾胃亏虚者禁忌使用。饮用期间不宜油腻厚味,海鲜,酒类,过咸菜肴。

补肺茶

适应人群:疲乏、多汗、气短,易感冒。

功效:固表益气、补肺健脾。

基本药方:黄芪、防风、人参、山楂等

注意事项:发热、胸闷者不宜服用。饮用期间不宜油腻厚味,海鲜,酒类,过咸菜肴。

养肺膏

◎养肺润阴膏

适宜人群:干咳,少痰,咽喉干燥,气短,汗出,乏力,舌红少苔等症者,临床上可用于新冠肺炎后期气阴两伤证及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肺胃阴伤。

功效:益肺养阴,生津润燥,止咳平喘。

基本药方:北沙参,麦冬,百合,生扁豆,生甘草,冬桑叶,玉竹,天花粉,杏仁,罗汉果,浙贝,淮山,芦根,黄精,五味子,蜜紫菀等。

注意事项:养肺滋阴汤多为滋润之品,久用易于助湿,故素体多湿者忌用;脾虚便溏以及气滞,痰盛者亦应慎用。外感咳嗽发热者忌用。

益气补肺膏

适宜人群:新冠肺炎肺气虚者,或咳嗽日久,气短乏力,恶风畏寒,自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弱之人。

功效:益气补肺,纳气平喘。

基本药方:炙黄芪,人参,蛤蚧,茯苓,五味子,麦冬,百合,浙贝,阿胶,炙甘草等。

注意事项:必须辨证准确属肺气虚者,若痰湿重者非本方所宜。外感咳嗽发热者忌用。

养肺技法

—艾灸法—

肺气不足用艾灸调理,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潜能,以应对环境变化、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艾灸,养肺取中府穴、太渊穴、膏盲穴、肺俞穴4大穴位。

—针刺法—

针对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或出院后居家隔离者,及有慢性肺系病症者,可行理气化痰,健脾益肺针刺。主穴:第一组: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第二组:足三里、中脘、天枢、阴陵泉、内关、关元、太冲、百会。以上两组穴位轮流交替进行针刺,每日1次。

—拔罐法—

采用闪罐、走罐、留罐的方法。有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效。主要以腰背部膀胱经和督脉为主:肺俞、膈俞、脾俞,肾俞、关元俞。

◎推拿法

1.内功推拿

擦背部膀胱经和督脉,用侧擦法于背部,由上而下擦至腰部,重点是肺俞至脾俞段。有宽胸理气,宣肺止咳功效。

2.点穴推拿

取太渊、膻中、中府、云门,肺俞、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采用点法、揉法、按法,或揉按法,有激发经气、补益正气、疏通经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之功。

◎中药香囊

香囊,源远流长,文化深厚。随着历史的演化,其作用已由风情意味、祛邪祈福转为防治疫毒,避秽化浊,开窍醒神,防止蚊叮蛇咬。据其所用药材不同,作用各异。

香囊中药:藿香、艾叶、菖蒲、白芷、冰片等药材

作用:祛瘟除秽、化浊解毒,通窍醒神,清心润肺,理气解郁、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香囊可以随身携带,亦可挂于室内、车内,但孕妇慎用。在使用香囊时要注意防水、防潮。

专家介绍

庄伟军,副主任医师,中医科主任,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5年,曾先后到深圳、医院进修、培训学习,中医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医针灸、推拿、正骨、拔罐、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止痛消炎,特别是对中医减肥、美容、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中医保胎、失眠、小儿肌性斜颈(歪脖子)、婴幼儿先天性足内翻、足外翻、小儿厌食、腹胀、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有独到的治疗和调理方法。

中医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zp/5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北沙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