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宝柱(沿边智库首席研究员、吉林省功能食品协会顾问、专家组专家)
沙参,别名为白沙参、南沙参等,属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沙参作为药用,有南沙参、北沙参之区分。南沙参入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原名沙参,主要产于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北沙参之名首见于《本草汇言》,主产于辽宁、吉林、山东、河北等地。南、北沙参味甘性微寒,入肺、胃二经。其功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北沙参虽然功效相似,然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其性轻清上浮,故燥邪化火,肺有痰热时常用南沙参;北沙参偏于滋阴养胃,故肺阴不足,干咳少痰,以及胃阴亏虚,口千舌红之症常选用北沙参。
沙参的嫩茎叶可炒食或煮汤,其根可入药,可作中药桔梗的代用品,具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沙参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食用此菜能扶正祛邪、提高抗病防病能力及润泽皮肤。据《本草纲目》载:沙参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疗胃痹心益气,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久服利人。”
民间对沙参的应用,已远远超出以上所述范围。如以沙参末与米饮调服,治因七情内伤,或下元虚冷所致的赤白带下;治失血而致脉微手足厥冷,以南沙参浓煎后,频频饮服;若以大剂量南沙参,煮鸡蛋服,可治虚火牙痛;据《湖南药物志》记载,南沙参12克,加猪肉煮食,可治产后无乳。古代医家对沙参甚为重视,尤在治肺病方面,有“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代之”之说。对于沙参的现代研究,尚不很深入。
选购长白山特产,请扫描下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zp/1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