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沙参 > 北沙参炮制 > 正文 > 正文

沾沾禧告诉您孩子吃饭慢是好还是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0 13:44:43
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18907.html

沾沾禧中医小讲堂每天18:00准时推送

对家长来说,孩子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多少快慢都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吃少不用太担心,吃多了容易积食。那快慢呢?孩子吃饭总是很磨蹭,含在嘴里不咽,又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先跟大家说明一下,吃饭慢不一定是坏事,要看孩子是因为什么吃饭慢。如果孩子是因为习惯不好,吃一点出去玩或者是没有胃口不想吃,这些多半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孩子只是单纯吃得慢,那还有可能是好事。

孩子吃饭慢,真的不好吗?

《居民膳食指南》曾对小孩子的吃饭速度快慢做出过一些建议。指南推荐2-6岁(学龄前)的孩子,吃饭要细嚼慢咽但不拖延,最好在30分钟内吃完。再大一点年龄并未作推荐,但是吃饭的时间一般在20至30分钟内,也不要太快,少于15分钟就属于较快的了。那么,孩子吃饭慢,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好处:

1、减少肠胃伤害

狼吞虎咽式的吃饭方式,容易导致体内积食,肠胃负担加重,减缓肠道蠕动速度。长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如果慢慢吃的话,能够让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而不至于停留在肠道中造成堵塞。

2、帮助消化

充分细嚼,可以促进唾液分泌,充分发挥唾液内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也可以促进其他消化液的分泌;

3、避免饮食过量

为了防止饮食过量造成肠胃负担,慢慢吃饭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约15-20分钟的时间。

坏处:

1、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但并不等于越慢越好,因为消化食物的消化酶有分泌高峰,一般维持在十几分钟内,此时是消化食物的最佳时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2、消化道会分泌一种消化食物的物质,倘若时间一长,这些消化物质的分泌就会减少。吃得慢,消化反而会没那么充分。

3、中医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就是接受容纳食物,初步消化食物,如果第一步消化得不好,那么营养物质的来源也少了,下游的“肠”负担也会重。

孩子吃饭慢吞吞,为什么?怎么办?

1、动作失衡。孩子眼、手不协调,能够用筷子和汤匙,可是却拿不稳,比较费时费力。另外他们的专注力也差,听爸妈在说话就会忘了吃饭,总是需要人在旁督促才行。

2、不喜欢今天的菜。妈妈今天做的菜不好吃,也可能大人的口味不合小孩的口味,孩子不爱吃。

3、不觉得饿。今天的运动量太少、上一餐吃得太多了或饭前吃了点东西,孩子勉强吃一点当然没办法吃得那么起劲了。

4、吃不完自己碗里的饭。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总是给孩子盛得满满的一大碗。孩子看见那么一大堆的食物就有压力,胃口自然就消失了。

5、向父母提条件的资本。有些孩子觉得是父母在求他吃,于是故意吃得很慢,以便在父母要求他快些吃时提出自己的要求,答应了要求就能吃得快。

6、喜欢在餐桌上和家人聊天。孩子认为吃饭时全家人聚在一块,气氛比较轻松,可以聊天,谈一些幼儿园里发生的事,也想听听家人谈论外面发生的事,吃饭就慢了。

●孩子有积食、胃口不好

很多孩子吃了两口就说饱了,不喜欢吃,有的则是含在嘴里,根本不往下咽,弄得家长很着急、很心烦。其实这些情况很多都是脾胃不好、积食引起的。孩子脾胃不好,胃的受纳功能就会出问题,所以吃一点就感觉饱了。

另外,很多家里的老人,喜欢带孩子时给孩子小饼干、糖果,这些高热量的食物,不好消化,也会造成孩子食欲变差。

建议:

这一类孩子,想要改善这一状况,就要养好后天之本脾胃。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让孩子多吃蔬菜、少吃肉、适当吃水果,适当增加面食、粗粮,以免增加脾胃负担;

2、按需喂养。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如果孩子不吃,那就不给他吃,不要逼着他吃。也不要孩子什么时候饿了都给他吃,孩子的脾胃、脏腑也都要休息,需要有规律地工作,不能频繁地变换吃饭时间。

3、适当运动。饭后休息半小时,可以适当带孩子去散步,以促进肠胃的消化和蠕动,促进亲子感情。

4、及时消导。可以给孩子贴沾沾禧健胃消积贴增强孩子的脾胃能力,升发胃气、消食导滞。

积食是引起孩子生病的关键性因素,家长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消化,在天气多变的日子里,才不会生病。

沾沾禧健胃消积贴很适合孩子使用的,沾沾禧健胃贴组方中焦三仙消积同时北沙参、白术、乌梅补脾益气生津养胃,扶阳固肠。

针对儿童脾胃调理沾沾禧中医贴敷有其独特的疗效:不经过消化道吸收,不损伤肠胃,作用于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灶,可产生精准的治疗结果。沾医院金牌口碑传奇组方,它独特的优势在于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激发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是二者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和叠加的结果,相较于单纯用药或者针灸均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药物(小剂量)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灶,可产生相对较强的治疗结果,同时避免了因肠胃、静脉、肌肉等途径较大剂量给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弊端。

用户反馈: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pz/9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北沙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