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子宫肌瘤后,子宫会变成啥样呢?
倒梨里,出现小石头。
当然,石头长得地方不同,肌瘤的名称也有所不同,从现代医学上来分,子宫肌瘤又被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等等。看似名字很长,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把子宫比喻成一个房间,房间会有墙壁保护,同样子宫也有子宫壁保护。墙体会由瓷砖,砖头,水泥,粘合剂,黄沙组成。子宫壁也是同理,它会有浆膜层-肌肉层-再到子宫粘膜组成。子宫肌瘤就像原本光滑的墙体,房间,平白无故多出石头来了。如果石头像下面这样,直接嵌在内墙面里的(粘膜下肌瘤)并且5厘米以上,就很容易挤压宝宝生存在子宫里的空间,而且还会干扰受精卵着床。所以子宫肌瘤会造成不孕,也会造成流产。如果是第二种,嵌在墙体里的石头(肌壁间肌瘤),大于5厘米以上的,它也会让子宫腔增大,让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并且会影响子宫收缩,这种肌瘤会让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所以子宫肌瘤也会造成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还有,子宫肌瘤也会压迫膀胱引起尿频,便秘,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白带增多等等。。。西医的治疗方式主要就是降低雌激素到绝经水平,来缓解症状、抑制肌瘤生长,但切记停药后它又会逐渐长大。而且用药后会引起很多更年期症状(比如潮热,失眠。。。。。)甚至长期使用会引起骨质疏松。还有米非司酮,长期使用会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详见妇产科学教材)再剩下的治疗方式就是割了,割了如果再长,就再割,再不行就把整个子宫切除。药物治疗的效果一般,手术治疗最为彻底?切记切记!手术治疗不是最为彻底的,如今割完又再长的子宫肌瘤患者太多了。言归正传,那中医能不能治子宫肌瘤?下面说一个医案给大家参考吧,此医案来自朱南孙,她是中医妇科学家朱小南的长女,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那是年的初春,天气还乍寒还寒,这个35岁的患者拿着自己的单位体检报告来找朱南孙因为B超提示,她的子宫浆膜下肌瘤5.6x6.4x5.4cm25.6x6.4x5.4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厘米一个草鸡蛋的直径大约4.3厘米左右,高度大约6.2厘米这个患者一听到自己子宫上长了个那么大一个肌瘤,能不害怕吗?再加上一般大于5厘米的子宫肌瘤,西医就直接建议叫你割了。。。估计这个割瘤手术来得实在太突然,患者一点心理准备都没,非常恐惧,于是求助中医,求助朱老,朱老开了什么方子呢?生蒲黄(包)12g,赤芍12g,丹参12g,三棱12g,莪术12g,生山楂12g,刘寄奴12g,铁刺苓15g,鬼箭羽15g,石见穿15g,炒枳壳9g,青皮6g生蒲黄化瘀,赤芍祛瘀,丹参活血,三棱莪术破血行气,生山楂活血化瘀,鬼箭羽刘寄奴破血通经,铁刺苓消肿,青皮疏肝,枳壳理气宽胸简单来说,就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消瘤。。。。。治疗八个月以后,患者再去B超复查,肌瘤已经缩小到2.5x4.0x2.4cm2了,这时候别说子宫肌瘤了,再生个二胎都没问题了。朱老的获奖感言是:像子宫肌瘤这个病,一定要分清虚实,要“实则攻之,结者散之”,如果是实证就宜攻为主,治法上要活血化瘀,消症散结(这个医案患者就是实证),如果是更年期前后的子宫肌瘤,肝火偏旺,肾水已亏,就要攻补兼施,要清肝益肾,软坚消瘤从西医来看子宫肌瘤与肌瘤组织局部对雌孕激素高敏感性有关,中医怎么认为?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癥瘕”或“石瘕”范畴,癥的意思是血的积块儿;瘕的意思是气的积块儿,两个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气血团儿。女生开心或者不开心,内伤七情,经前产后,饮食不规律,加班疲劳,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湿热,冬天穿七分裤寒邪,他们有时候自由行单个来,有时候组团多发地来,日子一久,就慢慢变成一个个气血团儿,在子宫里作天作地。。。。。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很有优势,尤其是5厘米以下,西医随访或者靠激素压,中医仅仅中成药就有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大黄?虫丸,化瘕回生丹,消瘤片等等等等。如果大家感兴趣,下回我们再说说子宫肌瘤的中医分型和用药。今天只是想告诉大家,切切不要以为子宫肌瘤只有“割”一条出路,更不要以为它会一切了之!!!!!子宫肌瘤并不只是子宫出了问题,而是你身体脏腑功能失调后,产生的一系列气滞,血瘀,痰浊,湿热。。。。复合作用在子宫上的表现。仅仅把子宫肌瘤割掉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导致子宫肌瘤的病因没有得到解决。更何况子宫是女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是西医治疗,也会慎重根据你肌瘤的大小,位置,生育要求,年龄等方方面面来考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