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之后,
一层秋雨一层凉,
天高云淡的季节即将来临。
中医认为,
秋季是燥气主令,
常易发生燥邪,
表现为口唇干燥、舌干少津、
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等。
秋季在五行属金,五脏属肺;
就四季而言,秋主收。
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
秋季养生保健需要遵循“养收”的原则,
其中饮食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
以健脾、养阴、清肺为主。
本期给大家介绍的中药是南沙参。
南
沙
参
《神农本草经》
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趁鲜刮去粗皮洗后干燥,切厚片或短段生用。
甘,微寒。归肺、胃经。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
1、肺阴虚证
本品甘润而微寒,能补肺阴、润肺燥,兼能清肺热。亦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痰少、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其润肺清肺之力略逊于北沙参。但对肺燥痰粘,咯痰不利者,因兼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可促进排痰;对气阴两伤者,还略能补脾肺之气,可气阴两补。常与北沙参、麦冬、杏仁等润肺清肺及对症之品配伍。
2、胃阴虚证
本品又能养胃阴,生津止渴,并清胃热。适用于胃阴虚有热之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及饥不择食、呕吐等症。本品养胃阴、清胃热之力亦不及北沙参。但本品兼能补益脾气,对胃阴脾气俱虚之证,有气阴双补之效,对热病后期,气阴两虚而余热未清不受温补者,尤为适宜。多与玉竹、麦冬、生地等养胃阴、清胃热之品配伍,如益胃汤。
煎服,9~15克。
反藜芦。
药膳·南沙参
百合沙参粥
材料:百合20克、南沙参2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煎沙参、百合,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熟粳米后加入冰糖,稍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温热食,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服。
功效:养阴、润肺、养胃、祛痰、止咳。
沙参玉竹老鸭汤
材料:鸭肉半只、沙参15克、玉竹15克、麦冬8克、百合12克、蜜枣1颗、姜2片、枸杞少许、盐适量。
做法:百合、麦冬、沙参和玉竹等材料用清水浸泡约半小时。鸭肉放到锅里加清水大火煮开1~2分钟,放入其他材料,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关火前10分钟放入枸杞和适量的食盐即可。
功效:对阴虚体质者,滋补效果极佳,尤其适用于肺胃阴虚者的秋季进补。
二苓通阳汤
材料:茯苓30克,猪苓30克,南沙参30克,葱白少许,瘦肉克。
做法:把茯苓、猪苓、沙参洗净,瘦肉洗净切片,放入汤煲中,加水ml,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约半小时,最后放入葱白,稍滚,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通阳利水。
沙参有南北之分,下一期将为您介绍中药北沙参,敬请期待!
图、文
宣传处
图片
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
王丽君
责任编辑
许士明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