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山药是给孩子健脾的好食材。所有山药品种中,河南焦作温县的怀山药最为道地,健脾功效最好。新鲜的怀山药只有每年霜降至立春出土,所以日常家长最常用到的是干山药片。
鲜山药、干山药,功效侧重各不同
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胃、肾经,作为保健食物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本草纲目》中记载:“山药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说明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助五脏、强筋骨等功效。不过干山药和鲜山药的功效是有不同侧重的。
鲜山药易生湿,湿气重要慎用
新鲜山药有丰富的津液,功效偏于固肾敛阴、补脾生津。我们在削山药皮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山药黏腻的粘液,而且越好的山药,其汁液就会越浓稠。虽然生津养阴,但粘腻则易生湿,所以脾虚湿重的孩子要少吃或不吃鲜山药。
如何判断孩子脾虚湿重?
主要看3点:
1)大便不成形,黏腻粘马桶;
2)舌苔滑腻有水汽,甚至舌体胖大有齿痕;
3)胃口不好,容易疲倦。
干山药更健脾,日常食疗更适合
干山药是鲜山药经过晾晒或者烘干而制成。由于水分津液较少,干山药不容易生湿,同时健脾补气的功效更强。
孩子“脾常不足”,对水湿的运化能力比较差,所以日常食疗更适合用干山药,以免滋生湿气反而碍脾。尤其在春夏季、梅雨季等外界湿气比较重的时候,用干山药更合适。
对于脾虚的孩子,家长日常可以用干山药煮水、煲粥、炖汤,能够很好地帮孩子健脾胃。不过每个孩子的体质和具体情况不同,最好学会灵活搭配食材,这样才能更对证地调理孩子。
脾虚、湿气重:山药+芡实
除了健脾补气,干山药还有一定祛湿的作用。芡实也是祛湿利水、健脾补中的好食材。这种祛湿作用除了能让脾从湿重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还有一个作用就体现在实大便。什么是实大便?就是让普通的大便水分变少干结,让稀烂的大便减少水分,恢复正常。这正适合脾虚湿气重的孩子,因为他们通常都是大便稀烂甚至便溏的。
芡实山药粥
干芡实15克,干山药15克,大米50克。
1、干芡实提前一晚浸泡;
2、所有材料入锅,加适量清水;
3、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成粥即可。
健脾,祛湿,固肾。
?3岁以上辨证服用。
睡不安、心火旺:山药+莲子+百合
很多孩子心神不宁、睡不安稳、甚至脾气大,是因为心火旺。心火旺的孩子舌象常表现为舌尖红。此时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多吃莲子和百合。莲子味甘,性温,有养心安神、补脾益肾的功效。百合味甘,性凉,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莲子山药百合粥
干莲子10克,干山药10克,干百合10克,大米50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至大米软烂成粥即可。
益气健脾,养阴润燥,清心安神。
?3岁以上辨证服用。
阴虚火旺:山药+玉竹+北沙参
由于先天禀赋或者后天饮食喂养不当、经常熬夜等原因,孩子可能会出现阴虚体质,表现为瘦小、好动、脾气大、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睡觉盗汗、大便硬结、舌红少苔等阴虚火旺的症状。
阴虚火旺的孩子更适合用鲜山药,如果是干山药,可以搭配北沙参、玉竹,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玉参山药饮
玉竹10克,北沙参10克,干山药10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即可,分次少量服用。
益气养阴。
?3岁以上辨证服用。
反复生病、体质差:健脾养胃方
反复生病、体质差的孩子有很多是因为“气虚”,尤其是肺脾气虚。这类孩子容易累,面色少华,声音低微,爱出汗,稍一活动就满头大汗,容易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等问题。
调理气虚的孩子,日常可以将干山药和白扁豆、党参等药材搭配制成健脾养胃方,改善孩子气虚的情况,提升抵抗力。
健脾养胃方
怀山药20克,白扁豆15克,陈皮3克,党参6克,炒谷芽6克。
所有药材浸泡半小时后放入砂锅,大火煮沸,然后小火慢熬30-50分钟。
健脾消食,补益肺脾。适用于脾胃弱,体质差,反复感冒,面色差,胃口不好的孩子。每周1-2次。
?3岁以上辨证服用。
留言点赞福利
关于孩子肾病综合征,
你想了解什么?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留言点赞最多的1位家长
将获得丁樱教授的绿色加号名额一个
上期幸运留言
恭喜下面的家长,是上期点赞最多的留言!
记得加名医小助手领取福利哦!
育儿干货,0元领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