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从大的范围讲属于农副产品,目前对中药饮片的有效期没有相关的规定。所以中药饮片的质量的控制更加有难度,在日常养护中更是要求专业人员练就“十八般武艺”。
饮片自身含有的水分与营养物质是使其发生变质的潜在因素。
饮片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饮片中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故最易生虫,如党参、白芷、北沙参、娑罗子、前胡、桑螵蛸等。
发霉:又称霉变。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发霉现象。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梅雨季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在常用的饮片中,易发生霉变的主要有:生白术、白果等。
(发霉饮片)
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丁香、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由白色变为黄色;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金银花等。
气味散失:是指饮片固有的气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或贮藏日久气味散失或变淡薄。药物发霉、泛油、变色,均能使药物气味散失;含挥发油的药物,如肉桂、沉香等,由于受温度和空气等影响,也会逐渐失去油润而干枯,以致气味散失;豆蔻、砂仁粉碎后,气味会逐渐挥发散失等等。
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盐类药物,经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从而变为粉末状,其质量和药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皮硝、硼砂、芒硝等。
潮解:指固体饮片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如青盐、咸秋石、芒硝等药物,这些饮片一旦变异后更难贮藏。
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因受热发粘而连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阿胶、乳香、鹿角胶、龟甲胶、儿茶等。
腐烂:是指某些新鲜的饮片,因受温度和空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引起闷热,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而导致腐烂败坏的现象,如鲜生姜、鲜生地、鲜芦根、鲜石斛等。
如何辨别变质的饮片
“细细看”粉性足、肉质及糖性大、质地疏松的中药易被虫蛀,如山药、莲子、当归、苦杏仁、肉苁蓉等。中药材经虫蛀后,有的形成孔洞产生蛀粉,有的甚至被完全蛀成粉状。如金银花、菊花虫蛀后整个花瓣散落;易发霉的饮片药材表面会出现大面积绿色粉状物质。当归、独活等走油时,药材表面会呈现油样物质,麦冬、天冬走油时会黏连成块。
“嗅气味”含有脂肪油、挥发油或糖类等成分的药材,如苦杏仁、当归、肉桂等易产生“走油”现象而产生浓烈的“蛤”气味,油脂的酸败有一样的味道。
“摸质地”药材手摸有黏腻感,说明已经走油。如当归、党参、柏子仁等含有挥发油的中药饮片,表面易出现油样物质。
(本草中国剧照)
饮片的保存
植物类中药饮片
一般按照药用部位分类法,包括根、茎、叶、花、种子、果实、树脂类等。每一类药材都有其各自独特的特点,例如山药、党参、黄芪、甘草等根及根茎类药材,由于含淀粉或糖分比较多,在平时贮藏时最容易发生虫蛀、霉变等变异现象。因此,保管这些中药的库房务必要保证温度和湿度符合规定要求,保持库房干燥、通风、阴凉就十分必要,对于容易变异的温湿度,应该有专人定时严格管理,必要时也可喷洒95%乙醇或50°左右的白酒,密封同贮。
花类中药具有各种不同的色泽和芳香气味,色泽和气味均是反映中药饮片质量的内在质量标准,《中国药典》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对中药饮片色泽做了明确规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也对中药色泽不符合规定的饮片制定了限量指标。对于花类药材,存在容易褪色、散失气味、发霉和虫蛀等常见问题,贮存的关键就是要控制温度和防受潮,可以采用空调、风扇、气幕等辅助设备,保持库房的温湿度。一般贮存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的条件比较适合,同时要避免日光直射。
全草类的中药一般含水量都比较少,因此在保管中属于易保管类药材,在普通仓库内只需要注意不要受潮和被风吹到,所以必要的用麻袋盖严,加吸湿剂吸潮或者经常定期通风就可以了。
全蝎、盐附子等中药饮片
由于含有的盐分较多,具有潮解溶化的特点,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则药材内部水分散失,盐分容易在药材外部发生起霜现象,如果空气过于潮湿,药材又会吸收大量空气中的水分,容易使盐分融化而变质,所以这类药材应集中存放在阴凉处,尽量采用密闭容器进行贮存保管,采取防潮措施,控制潮解,必要时可以使用吸潮物,传统常用的吸湿物有生石灰、木炭、草木灰等,现代常用氯化钙、硅胶等。
动物类中药饮片
包括动物的皮、肉、骨、甲和蛇虫躯体,这类药材由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难闻的腥臭气味,在保管时极其容易被虫蛀蚀,因此,可以在库房内单独进行保存,有条件的也可以配备阴凉柜,将动物类药材置于阴凉柜内贮藏。
没有冷藏条件的,必须要保证通风或具有通风设备才行。动物类药材也可以采用对抗同贮法保管,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一同存放,或者利用有些含浓郁挥发油、具有特殊气味的物品与药物共同贮藏的方法,从而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等变异现象,例如花椒可以分别与蕲蛇、蛤蚧、全蝎、白花蛇、海马等同贮;细辛分别与海马、全蝎同贮;大蒜与土鳖虫、白花蛇、蕲蛇等同贮。
磁石等矿物类中药饮片
由于矿物药不含有蛋白质、糖分、淀粉等成分,所以该类药不易发霉,也不会发生虫蛀现象,比较容易存放,矿物药一般体积小、重量大,可放在低矮、洁净的库房内保管,方便拿取就行。
其他中药饮片
除了上述药材以外,还有其他特殊类型中药材的贮存保管。贵重的药材如参类、牛黄、珍珠、冬虫夏草等,由于比较紧缺,价格昂贵,应该设专人跟踪管理,定期抽检,发现回潮、霉变、虫蛀等现象及时上报主管,安排妥善处理,还应该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和药材的质量要求,对库存贵细中药材定期进行循环质量抽查,做好贵细药材的检查、养护工作计划,列出重点养护的品种,并组织进行实施。中药贮藏应有安全有效的设备,配备专门人员严格管理。
对于易燃中药品种如硫磺等,应该专人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安全地点;对于有毒的中药,必须根据国家关于毒性药品管理条例存放,由具备资格的药学技术人员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健全验收、保管、领发、核对等制度,严格执行。中药饮片的保存需按药典储存要求执行,上述各类中药的贮存保管方法是笔者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和体会,笔者认为对于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而言,要注意季节变化,做到勤检查、勤通风、勤倒垛。
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时刻提高警惕,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贮藏,并且密切观察贮藏中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一旦发生变异现象,及时进行处理,就一定能够在饮片贮藏的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文章转自网络。如属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兴国崇杏堂中医门诊部办医宗旨
联系方式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zy/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