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养/肺/专/栏
肺乃五脏之首,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器官,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依靠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也就是说肺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有害物质侵害的脏器。根据中医理论,肺为华盖,形容肺像雨伞一样,是给五脏六腑挡风遮雨的。所以,肺部的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壹
哪些因素对肺部有伤害
燥
秋冬季气候干燥,易耗伤津液,因而秋冬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肺部,作为外界“通气”的主要渠道,最容易受燥邪伤害。
_寒
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如此,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_热
“肺为娇脏”,它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因此,秋冬季进食,不宜贪食辛辣、起内热的食物。
_悲
秋冬万物肃杀,容易产生悲、忧的负面情绪。《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久而久之,可导致患严重肺病。
_浊
也就是浊气,包括室内、室外的,含有混杂粉尘颗粒、有害微生物、化学毒物等,可以威胁呼吸系统健康的气体。如果人长期处于这样污浊的空气中,即使再强大的肺可能也受不了。
_?吸烟
吸烟与吸二手烟是仅次于大气污染的第二大肺“杀手”,它会损伤呼吸道,破坏局部免疫系统,甚至直接或间接致癌。
_药
药物是伤肺的重要因素。以药物性肺炎为例,青霉素、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引发药物性哮喘,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可能引起药物性肺水肿。
_病
肺怕基础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乃至肺癌,这些疾病可不同程度地加速肺功能损害。
贰
如何预防肺部伤害
①平时注意防寒保暖,如遇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发生外感。
②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降低呼吸系统分泌物的粘稠度。
③注意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病菌的积聚。
④肺功能检查:长期吸烟者、慢性咳嗽和咳痰者、呼吸困难者,在粉尘环境工作者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
⑤特殊时期(雾霾天、疫情传播)应尽量少出门或不出门,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吸入粉尘、有毒或刺激性气体以及病原微生物。
⑥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多吃健康有营养的食物,帮助提高机体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保护肺部健康。
叁
食疗养肺润肺(附食谱)
食疗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五谷杂粮,有益于人体而无害于身体,因而性“中”。战国时期的《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素问·五常政大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
因此,食疗是非常值得提倡的辅助预防措施。而中医也一向讲究药食同源,通过调节饮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通过中医食疗来养肺润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松茸
No.1
松茸,世界上最为珍稀名贵的天然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常吃松茸能提高SOD活性,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延缓组织器官衰退,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抗病毒、抗细胞突变和增加免疫功能的能力。
松茸的营养易溶入水,如果选择煲汤并控制好温度,将是最有营养的食用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把汤煲好,并且在温度降至℃以下时再加入松茸。那么,松茸煲汤的时候可以和什么一起搭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_松茸鸡汤
_主要原料
松茸、老母鸡
食用功效
松茸不仅味道鲜美可口,与温补的鸡肉同冶一炉,补益价值更为明显,具有益精强肾、补益肠胃、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且味道鲜美、易于消化,是不可多得的冬天温补汤。
制作方法
选用土母鸡1只、松茸克、姜10克、葱20克、清水2.5升,用小火炖至鸡肉熟软,加入松茸静置15分钟左右,调味即可食用。
_松茸竹荪汤
_主要原料
松茸2个、竹荪3个、柴鱼花片4-5片
食用功效
竹荪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此汤以补血养阴见长,性味平和,滋补而不碍脾胃。既适合妇孺老少补虚疗损之用,青壮年喝了也不上火,帮助抗疲劳、提高免疫力。
制作方法
松茸简单冲洗过水,切成片。柴鱼花片放入冷水中,大火煮至即将沸腾,捞出柴鱼花片,放入泡发好的竹荪和切片的松茸,大火煮10分钟,关火后放入刚才煮过的柴鱼花片和少许的盐即可,特别清淡滋补的一道靓汤就出炉了。
葛根
No.2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极高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
甘、辛、凉。归脾、胃、肺经。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_葛根汤
_出自《伤寒论》。日本经方界最流行的一张方子,被认为是感冒的通治方。
主要原料
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
食用功效
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制作方法
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毫升,去滓,每次温服毫升,覆取微似汗。
_葛根清肺汤
_主要原料
葛根克、猪肺1个、蜜枣6粒
食用功效
猪肺味甘,性平,入肺经;有补虚、止咳、止血之功效。与葛根一同煲汤,可用于治疗肺虚咳嗽、久咳咯血等症。清肺热、肠热、肺炎、痧疹、百日咳等,凡呼吸道器官所感至之邪热,此汤均合。
制作方法
猪肺灌水洗净切块,葛根切块,加入蜜枣、水8碗、煲2小时汤成。
黄精
No.3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干燥根莲。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_黄精粥
_主要原料
黄精(制)30g、粳米g
食用功效
补脾胃,润心肺。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咳血。
制作方法
黄精煎水取汁,入粳米煮至粥熟。加冰糖适量吃。
_黄精煨猪蹄
_主要原料
黄精30g、党参10g、黄茂10g、陈皮5g、猪蹄g
食用功效
补脾润肺。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虚等症。
制作方法
将猪蹄刮洗干净,切块,药材洗净,置砂锅内,生姜适量,葱2根,黄酒少许,清水适里,武火烧沸,文火艰熟时,加入水、淀粉焕至汁浓稠,调味即可。
玉竹
No.4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的干燥根茎。《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
甘,微寒。归肺、胃经。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沙参,一般指北沙参,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经。含生物碱、淀粉、沙参素等。能够滋阴清肺,养胃生津以及除虚热,治燥咳。
_沙参玉竹老鸭汤
_主要原料
沙参、玉竹、老鸭
食用功效
能够治疗肺燥、干咳等,对病后体虚,津亏肠燥等引起的便秘等亦有效,是一道非常具有滋补性的食谱。
制作方法
选用老鸭一只(注意,一定要选用老鸭),去毛脏,洗净。再选用沙参和玉竹各30到50克,一起放入瓦锅内,文火煲1个小时以上,调味即可。
_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_主要原料
沙参50g,玉竹、莲子、百合各25g,鸡蛋1个
食用功效
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本药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用于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制作方法
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带壳)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去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麦冬
No.5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
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
_麦冬雪梨炖瘦肉
_主要原料
麦冬、雪梨、瘦肉、北杏
食用功效
麦冬补阴,有润燥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因其性较滋润,尤对燥热、燥咳有效。雪梨有润肺、化痰、止咳、降火、清心的作用,且常食可补充人体的营养。北杏除止咳平喘、镇静呼吸中枢的作用外,还可中和雪梨的寒性。合而煲猪瘦肉,清润可口,有生津润燥、润肺利咽之功,尤其在灰霾潮湿天时宜多进饮。
制作方法
麦冬用清水浸软洗净,瘦肉切块,雪梨去皮洗净后切块、北杏洗净。将所有食材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2.5小时后调味即可。
_沙参麦冬汤
_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一。主治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
主要原料
沙参15g、玉竹10g、生甘草6g、冬桑叶10g、麦冬15g、生扁豆10g、花粉10g
食用功效
沙参、麦门冬清养肺胃,玉竹、天花粉生津解,生扁豆、生甘草益气培中、甘缓和胃,以甘草能生津止渴,配以桑叶,轻宣燥热,合而成方,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效。
制作方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每日服二次。
引用参考
_[1]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养肺先防8大伤害。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zp/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