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沙参 > 北沙参栽培 > 正文 > 正文

中药治大病之传鼻传喉的防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5 17:03:41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5.html

西南地区传鼻和传喉的发病趋势

西南地区近几年传喉发病严重,最早在云南地区发生,之后四川贵州也发生,最后重庆,四川省内流行区域过程是乐山首先出现,乐山发生之后一路向北,成都德阳绵阳南充到广安,后发展到渝西、渝北。贵州是由贵阳向周边地市依次发生流行。而且黄羽鸡和蛋鸡都有发生,且存在相互传播。

传鼻处于散发,地区性流行。

为何西南地区传鼻传喉高发

①温差大,

②免疫传播

③无抗体,局部地区变高发区

④鼻炎苗血清型不匹配。

传鼻的防治

01

病原和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分布广,发病急,传播快,危害严重。以颜面部肿胀、流鼻涕和眼泪为特征。

副鸡禽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无运动性,易形成丝状的小杆菌。根据传统血凝抑制(HI)试验将副鸡禽杆菌分为A、B、C3个血清型,国内A、B、C三型均有发生。A占15--20%,B占70--80%,C占5%左右。

▲传染性鼻炎发生于世界各地,国内也普遍存在,呈区域性流行。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但是幼鸡一般不太严重。成年鸡,特别是产蛋鸡,感染副鸡禽杆菌后,潜伏期缩短,病程延长。

▲潜伏期短,接种培养物或分泌物后24—48h内即可发病,易感鸡与感染鸡接触后可在24—72h内出现症状。

▲发展速度快,3—5天就会波及全群。

▲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是老龄鸡、饲养环境恶劣、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死亡率增加。

注意:消毒很重要

0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颜面部肿胀、流鼻涕、流眼泪

①该病在鸡群中传播迅速,3~5天可波及全群。

②病鸡精神萎靡,羽毛逆立,头部插入翅下。有的病鸡拉绿色或黄白稀粪。

③采食减少,产蛋率下降,体重下降,发病初期死亡率低,恢复期死亡率增高。

④发病初期,病鸡有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常有甩头动作,有时打喷嚏。鼻汁稀薄至浓稠。不久,以眼下部为中心,颜面发生浮肿并流泪,一侧或二侧肿。肉垂发红、增厚和肿大。

病理变化:

①鼻道和鼻窦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出现卡他性结膜炎和面部肉垂的皮下水肿,鼻腔及眶下窦充满水样至灰白色粘稠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样物。粘膜发红、水肿,很少出现肺炎和气囊炎,但肉鸡多有气囊炎。

②产蛋鸡发病时卵泡变形、出血,易破裂,有时坠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①病因病机

外邪侵入鸡体有两个渠道,一是经鼻到肺,二是经口到胃肠。疫邪由于侵入肺,致肺功能失利;肺开窍鼻,于是鼻呈现病症。疫邪进入胃肠后,随同精微物质入血,顺血与津液入肝,致肝功能失司,肝开窍于目,目显病症。

外邪居肺增殖,正邪相博,正失利,造成肺气宣通发散受阻,清肃下降无能,造成肺气上延至鼻,致鼻气不畅,疫邪集繁,造成鼻腔肿,脸肿。鼻眼相通,泪道阻塞,泪自眼中下流。涕变浓稠,阻塞鼻孔,鸡出现摇头,打喷嚏排涕。肝受侵,肝火上延至目,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并流泪。

热毒感染,上焦积热。

②治法

宣通肺气,清热解毒,解表开窍。

公英青蓝合剂

主要成分: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黄芩、黄柏、藿香、石膏、甘草九味中药。

本方重用蒲公英、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

石膏泻肺、胃实热

甘草、藿香健脾开胃、补中益气。

从而实现,泻不致伤本,寒不致伤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消肿

辛夷散

主要成分:辛夷、知母(酒制)、黄柏(酒制)、北沙参、木香等。

辛夷上通额窦鼻腔,疏散邪毒,

知母清热泻火,

黄柏酒制能够引药力上行,

沙参养阴润肺,

木香能够调理气机,

功能:滋阴降火、疏风通窍

03

诊断

▲临床初步诊断

▲实验室病原分离和鉴定

▲PCR诊断

04

防治措施

预防:

免疫接种首选当地流行株疫苗,次选鼻炎三价灭活苗(英特威、美迪安、北京信得威特、华派生物),再次选A+C二价苗(瑞普、普莱柯)。

免疫时间:首免在6周左右,

二免在14周左右。

治疗:先打鼻炎三价苗(水苗)

1)无抗方案

公英青蓝合剂斤/瓶+双黄连斤/瓶饮水,蒲公英3kg/吨料或辛夷散斤料/袋拌料,连用5-7日。

2)低抗

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前三天ppm、后两天ppm)+公英青蓝合剂斤/瓶+卡巴斤水/袋(2天),连用5天。

3)传统方案

(1)磺胺间甲氧嘧啶(前2天ppm、后3天ppm)+公英青蓝合剂斤/瓶+卡巴斤水/袋(2天)+乳化鱼肝油斤/袋,连用5日。

(2)恩诺沙星ppm+公英青蓝合剂斤/瓶+泰乐菌素ppm,连用5天。

传喉的防治

01

流行病学

①属于疱疹病毒易感动物:主要侵害鸡、野鸡、孔雀,幼火鸡也可感染。

②年龄:各种年龄均可感染,但成年鸡多发,且症状较严重,较有特征。

③传染源及污染情况: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约有20%的康复鸡可带毒,时间长达两年。疫苗和野毒可和平共处。

④途径:经上呼吸道及眼内传播,也可经消化道感染。污染的垫料、饲料、饮水、用具及车辆人员野生动物传播。康复鸡和带毒鸡的存在,难以扑灭本病。

⑤传播迅速,感染率可达90%-%,病死率5%-70%不等。

02

症状

潜伏期6-12天,人工气管内接种2-4天。

①急性主要发于成年鸡。

⑴突然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喘。

⑵精神萎顿,常伏在地上,头下垂。

⑶吸气时,头颈高举伸出,嘴张开,作尽力吸气动作。

⑷咳出带血的粘液和血凝块,或甩头时甩出带血的粘液。

病程5-7天,也有拖至半月。

②结膜型主要发生于20-40日龄仔鸡。

⑴眼结膜充血。

⑵眼睑肿胀,上下眼睑粘连。

⑶分泌出粘性至干酪样分泌物。

病程2-3周,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

病邪不经卫分直入气分,入侵肺经,导致肺气不宜,肃降无力而上逆,酿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受阻,则出现咳嗽、喘气。邪阻肺经,郁而化热,热结咽喉,则咽喉肿胀糜烂,最后因气道阻塞、吐纳无路窒息死亡。

治法

清肺利咽,化痰止咳,平喘。

03

防治

预防

免疫接种(流行地区)

蛋鸡5周和12周左右各进行一次免疫(点眼)。

黄羽鸡5周左右点眼免疫一次。或2周喉痘刺种,5周点眼免疫。

注意事项:

①应激

②温差

③环境(空气质量)

措施:免疫前后使用红霉素或泰乐菌素+双黄连

治疗

首先紧急接种传喉疫苗1-1.5倍量,点眼。

口服:板青颗粒+麻杏石甘口服液,饮水5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zp/642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北沙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