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北沙参 > 北沙参栽培 > 正文 > 正文

肺心病隐藏深,黄元御传人妙剂治此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3 10:19:19
护理指南急性阑尾炎的一般护理措施 http://www.lymaomaobook.com/xcybl/5525.html

平人中气健旺,肝脾温升,肺胃清降,胆火蛰藏,心肾交泰,所以肺源性心脏病弗作。

脾家湿旺之人,肝脾郁陷,胆胃上逆,碍肺之降路,致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嗽。肺为华盖,官居相傅,而主治节,与心君同居上焦,为心之宅。咳嗽日久不愈,致使肺虚,其气虚逆而不敛,心阳因而浮动,宗气不固,而作心悸,是病肺源性心脏病。

胆胃上逆,肺不降敛,故症见咳喘气短,胸闷痰多,咳逆倚息不得卧,胸胁支满,干呕纳少。心阳浮动,不能下交于肾,故症见心慌悸动不安,当脐跳动。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虚不能行血,故而面色苍白不泽;血瘀脉络,故症见口唇、两颧紫暗。久病脾湿肾寒,肝木郁陷,疏泄不利,致水湿泛溢,故症见肢体浮肿,颜面尤甚。水湿停聚,故而下肢肿胀,甚则腹水。肺为水之上源,久病肺虚,不能化气为水,故而小便不利。君相二火,不能下潜以温肾,肾家虚寒,不能纳气,故症见气虚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汗出,精神不振。

宗气不固,虚阳不敛,故脉现细濡,寸关大,出疾入迟,舌苔白黏腻。病久而作腹水者,阴凝气结,则脉现沉细,寸关大,舌苔白腻。

健脾渗湿,平胆疏肝,清肺理气,降逆安神。

茯苓12g,泽泻9g,炒杭芍9g,粉丹皮9g,制首乌12g,广橘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广郁金9g,泽兰30g,柏子仁9g,北沙参12g,砂仁6g。水煎温服。

茯苓、泽泻健脾渗湿;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平胆疏肝;北沙参、广橘红、炒杏仁、广郁金、法半夏清肺理气,宽胸降逆;泽兰通经化瘀,利水消胀;柏子仁养心安神;砂仁暖脾行瘀。

胸盈喘剧者,去炒杏仁,加全瓜蒌9~12g,宽胸利痰止喘。胸闷胀者,去广橘红,加鹅枳实6~9g,利气宽胸。咳痰带血者,加白茅根15g,山萸肉12~15g,敛肺止血。

胸胁作痛者,加延胡索9g,行瘀止痛。瘀血肝大者,加丹参15g,泽兰叶30g,化瘀利尿消胀。腹水鼓胀者,加汉防己9g,利水消胀。

实喘不得卧、大便不利者,酌加芒硝9g,通便以止喘。吐血量多者,加藕节60g,敛肺止血。腹胀不消者,增泽兰为30g,加汉防己12g,冬葵子9g,滑窍利尿消胀。咳嗽剧者,加川贝母9g,清肺理气止咳。心下悸动者,加石菖蒲9g,祛痰行瘀止悸。中下寒湿、腹水严重者,改砂仁为草蔻仁9g,温暖中下,行瘀消胀。

忌烟、酒、辛辣之品,以营养价值高之饮食为宜。

肺源性心脏病多由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患迁延不愈,久而累及心脏而成,属中医学“咳喘”、“痰饮”、“心悸”、“水肿”等范畴。

本病病机主要为脾家湿旺,致使肝脾郁陷,胆胃上逆,心肺无路潜降,虚阳上浮,宗气不固,阴乘阳位,故治疗重在削阴潜阳,健脾渗湿,以复中土之运转,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湿去而气平,可渐而向愈。后期中气虚败,肝脏瘀血硬化,肝大平脐,腹水严重者,不易挽救。所以然者,中气虚败,致使清阳不升而神败,浊阴不降而精竭,阴阳不能顺接,濒于离决,故而难治。麻黄辛散,本病禁用;用则肺气更逆,必衄血不止,致虚阳上飞,促其命期。咳喘剧者,用麻黄虽可使咳喘稍平,但后患无穷。

来自:古道岐黄《方剂大全》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传煴百年

食欲减退如何用艾灸进行调理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zp/5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北沙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