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
为百合科植物的干燥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咳血,失眠神烦,有药用百合和食用百合之分。
古籍追踪
1
《本经》:“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利二便,补中益气。生川谷。”
2
《本草求真》:“功有利于肺心,而能敛气养心,安神定魄,然究止属清邪除热利湿之品,因其气味稍缓,且于甘中有败,故于心肺最宜,而不致与血有碍耳。是以余热未清,坐卧不安,咳嗽不已,涕泪不收,胸浮气胀,状有鬼神,用此治其余孽,收其残虏,安养抚恤,思威不骤,故能安享无事,岂非宁神益气之谓乎?仲景用此以治百合病证,义亦由此。”
3
《日华子本草》:“放心,定胆,益志,养五脏。”
4
《本草纲要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百合按字意分析,百是约略数词,合为合美,是说能使多种不如意的事情变得合美,首先使不如意的心情变得如意起来。
而在《金匮要略》记述的一类心情不如意的疾病“百合病”,因情志不舒,经常出现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寡欢、喜悲伤欲哭等症状。
百合入心经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故有养心肺之阴,又能清心肺之热,还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其作用平和,补虚不碍邪,去邪不伤正,故为治虚不受补之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的主药。
总之:百合甘寒,清平和缓之品,益中气,祛邪热,邪热去则阴津生,邪热去则正气旺,非补益之药而行补益之功。有清润平和之特点,补虚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治虚不受补之阴虚内热证之要药;病后体虚,食疗调补之佳品。
主治病症
1、阴虚燥咳,劳嗽咳血:本品微寒,作用平和,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润肺清肺之力虽不及北沙参、麦冬等药,但兼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
2、阴虚有热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阴虚内热证:本品能养阴清心,宁心安神。
3、西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妊娠咳嗽、肺结核属于肺阴虚证者,神经衰弱属于心阴虚者,慢性中耳炎属于阴虚有热者。
瑞药金方百合破壁饮片(颗粒)
甘,寒。归心、肺经。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开水冲泡服用(可反复冲泡至无味)或煎煮5分钟。日用量2~4g,一日2~3次。可供配方用,或遵医嘱。
密封,置干燥处。
瑞药金方清胃疏调方
百合破壁饮片(颗粒)、丹参破壁饮片(颗粒)、木香破壁饮片(颗粒)
理气清热,活血止痛。
气郁化火证。症见胃脘胀痛,嗳气反酸,食少口干。
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
每天1-2次,连服2-3周,饭后服。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陈苏生》加味百合汤化裁。
瑞药金方止咳润肺方
百合破壁饮片(颗粒)、当归破壁饮片(颗粒)、湖北贝母破壁饮片(颗粒)
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症见咳嗽气喘,咽喉燥痛,咯痰不爽。
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结核。
每天1-2次,连服2-4周,饭后服。
《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化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zp/1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