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旅五味(下)
作者:宋付刚
叁
四次感动
说起临清的小吃,就想起那个在街边卖包子的老板娘。她一脸满足的神情端来一笼笼的包子,然后坐在门口悠然的看客人们狼吞虎咽,看路边匆匆走过的人流。问及她的生活理想是什么的时候,她答得很简洁很干脆,诚实又坦率:“坐在这儿看你们吃包子,你们饱了我也挣到了钱。”于她,生活的理想就是这么简单,比起那些被物欲冲毁了头脑的人,这是多么可贵,不贪婪,无欲望。我被她的真诚所感动!临走时,我们问她某个地方,她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跟我们说过了几个路口朝哪哪拐就到了,待人的态度,说话的真诚,让我们顿时明白,临清“小天津”的称号绝不是浪的虚名。管中窥豹,足以见之。
至今,我也仅仅知道他姓赵,从清真寺里不期而遇,他一直陪我们走了一路,一直到舍利塔。一路上他侃侃而谈,讲佛(他信佛)、讲人生,讲理想,讲临清的历史,让我对临清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舍利塔,他认真的向我们讲解舍利塔的概况,俨然一个导游。说实在,若是没有他,我们也仅仅是游览一番,根本无法深探,可他却让我们对舍利宝塔的历史和渊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摸着每块砖,我都有一种厚重感。天黑了,他回去了,只留下了他的知识的丰富和一种回忆。
刚来到“焦裕禄纪念馆”的大门,但见已经聚集了一群人,这时候迎上来一人就说:“你们是学生啊,可要好好学习。”我们素不相识,没有原因,只因我们是学生,他是淄博人。在来之前,淄博人的善良和纯朴早就耳闻,可是迎头所撞的叮嘱还是把我感动了,让我一整天都是好心情。
“年5月14日9点45分,我们的好书记焦裕禄同志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临终前他对组织上说:‘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滩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导游小姐悲怆的发自内心真情的语气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我知道,虽然她每天都会对着游者重复着同样的话,可是在她每次说到这儿的时候,眼里都充满了泪水,这是真情的,这是发自内心的。这时候,连我也真想痛痛快快的哭一场。为了书记,为了逝去的忠魂。
肆
迷失时间
从淄博开元洞出来,我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分不清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变得愈来愈破碎,空间也变成了不可捉摸的多个空间。天啊,我想我是疯了,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时间的浸侵腐蚀弄疯了。
于是,我赶紧买了两个玩具小猪算是把时间找了回来。
我第一次认真感觉到了十万、二十万年的概念。他清清楚楚的站在我面前,并且仍旧发出了滴滴答答的声音。我想去触摸时间,可时间他是混沌的,没有过去、现在之分,没有现在、未来之别。就这样我们像盘古一样处于二十万年前的天地之间的一片混沌中,巨大的沉重感停止了我的呼吸,凝固了我的血液。
或许在几万年前的某天,一群饮血茹毛的人举着火把站在这空间的混沌中找不到出路,便在这里刻上了文字告诫后来的人这里是一块没有出路的无底洞。
大自然是无情的,他腐化着肉体同时也创造着一个个怪模样的形状。他期待着人们的发现,并希望呈现出来告诉人们时间的无极,空间的虚幻。
终于,人们还是发现了他,并且打开了他的躯体走向出口。因为人们相信,现在只是时间的一段,不是终极,更确切的说,是时间产生了现在,从手中逝去的只是现在罢了。他成为第一个把握时间的人,并且不让时间白白流走。他告诉了人们,让人们去体验时间的伟大,去体验现在的渺小。
我目睹了大自然伟大思想成就的实现,那是一种神奇的,令人望而却步,叹为观止的成就。人只是渺小的一部分,人,以及人的一切活动,是一种创造性能量的火花,这火花能够照亮溶洞的一角,不过,它不是时间的,也不是空间的,所以,它只是照亮那么一瞬间,不是永恒,甚至是愚笨可笑的。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是言也!
我深信,我们的后辈将会认识和理解我们所不认识的,所不理解的许多事物。他们能量的火花应该更加完美,更加应该强劲,能够照亮整个溶洞,整个时间,整个空间。
出来了,看见了阳光。阳光明媚,照的人身上暖暖的,我似乎是做了一个久远的梦,混淆了存在和虚无,混淆了时间和空间。好在,卖纪念品的阿姨喊住了我。买对可爱的小猪快走吧。这时我明白,所有这一切当然都只是错觉,真实的情景是:我只不过穿过了素称“山东第一洞”的开元溶洞。时间和空间都是上帝的存在,有了时间和空间,我们才能够吃饭、穿衣和思想。
当然还包括买小猪。
伍
老歌唱晚
歌,大多是些老歌。
老歌如老酒,久而弥香,久而弥醇。
老歌从粗哑的喉咙唱出来,回荡在晚上十点多的原野,更有另一番韵致。
这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是一群可以选择这一生的行走方式和曲直道路的流浪者。我们的自由表露于和着晚风流淌的老歌中,沉郁的调子已然多了些古典怀旧的情绪,却又增添了一份浪迹天涯的热血传奇。
秦老师是个古典的人,从他生活中流露出的信仰是不言自明的。作为一个古典的人,他一直怀有一种意愿: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要沿着我的人生道路走下去,用自己的方式完善自我,燃尽自我,以致在这种生活中没有一块地方不曾被他的脚印所覆盖。
于是,他领我们去“文化苦旅”,去“踏勘齐鲁”,去从大自然中获取心灵的美质。几人大包小包,拖拉提携,沿途近百里的路途一路走来,穿过大街小巷,穿过繁华简陋,可他仍一路欢歌一路笑语在我们前面处处写处处记俨然像个孩子,心系学生心系文化。此时,他正做着一种榜样,一种精神的象征了。
在大自然中,谁也无法隐藏它的心迹,我知道,他在争取着一种自由和欢乐。他积极的写作,带领大家放荡不羁的唱歌。唱歌是一种自由意志的表达,是一种彻底放松自我的意愿,也是一种个体感情最有效的释放选择。千百年来,人们用坚定不移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信念赢取着欢乐和自由,如今,几经波折,几经嘲弄,几经辗转,异常疲倦的我们在沉静的原野中享受着自由的欢乐:我们呼吸着这珍贵的气息,沉醉在这份宁静的氛围里。这气息,拂过原野,遍及大地,充塞在天地宇宙间。
晚霞已经隐匿,薄雾幕布般拉起。天边滑过几颗流星,一时之间映亮了整个天幕。我被这种明亮所感动,瞬间理解了一句话:流星的光芒虽然短暂,却是千万支蜡烛所难以比拟的。
在这空旷的原野,在这流星滑落的夜晚,在唱着古老的歌谣中,我又重新体会了那个古老的真理:没有一次是一劳永逸完成的,争取是每一天重复不断的行动,人们必须一天天的坚持,不然就会消亡。
编辑
李泽昆刘悦孙微
版式
刘家圆刘颖聪刘云凤
审核
康健王瑜
本文为聊城大学校园文学官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ishacan.com/bsspz/1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