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白芷
来源:伞形科白芷、杭白芷的干燥根
产地: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禹白芷”;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
性状鉴别:
(1)药材
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有的排列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性环状纹理。
(2)饮片
类圆形或圆形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黄棕色。
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02.当归
来源:伞形科当归的干燥根
产地:甘肃岷县
性状鉴别: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
根头(归头),主根(归身),支根(归尾);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03.羌活
来源:伞形科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产地:四川、云南、青海、甘肃
性状鉴别:
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
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习称“蚕羌”。
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习称“竹节羌”。
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
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04.前胡
来源: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
产地:浙江、江苏、四川
性状鉴别:
根头部中央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
质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可见一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小油点,木质部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辛。
05.川芎
来源:伞形科川芎的干燥根茎
产地:四川
性状鉴别:
(1)药材
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
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
(2)饮片
横切片切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小油点,可见明显波状环纹或多角纹理。
纵切片,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
气浓香,稍有麻舌感。
06.藁本
来源:伞形科藁本或辽藁本的根茎及根
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茎及残根。饮片切面黄色至浅黄褐色,具裂隙或孔洞,纤维性。
07.防风
来源:伞形科防风的根
产地: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关防风
性状鉴别: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
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木部淡黄色,皮部浅棕色,有裂隙,称“菊花心”。气特异,味微甘。
08.柴胡
来源:伞形科柴胡及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产地: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南柴胡主产于江苏、四川、安徽、黑龙江
性状鉴别:
北柴胡
呈圆锥形,常有分枝。根头膨大,顶端多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具有败油气。
09.北沙参
来源:为伞形科珊瑚菜的干燥根
产地:江苏
性状鉴别:
细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
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气特异,味微甘。
10.龙胆
根茎呈不规则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编辑:柚子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